返回
未來原型-評審團大獎Let trees make things

團隊名稱:CoCoTree
投稿日期:2022.11.23
作品標籤:#森林資源 #淨零排放 #智慧管理
台灣森林覆蓋率61%,是全球平均值30.3%的2 倍之高,讓我們願以科學化方法讓台灣在2040成為森林永續經營的指標國家。
因此我們提出一套森林管理平台,開啟人工林的循環經濟,更使淨碳價值提升 縱使臺灣本土面積61 %屬於森林,但在我們擁有這麼多森林的同時,似乎未曾思考過,現在的森林環境過得怎麼樣?長久以往是否能達到森林永續?
我們帶大家看看現在人工林、林業的問題
- 台灣木材自給率卻不到1%。
- ⺠國77禁伐後林業工廠日漸蕭條
- 樹木在成長過程會受自然因素或病蟲害導致腐朽,且因未能正常撫育,還連帶影響周圍樹木生長
- 樹木具有碳匯功能,但樹木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在20年生會達到頂峰,接下來隨樹齡增加下降。
- 現今人工林中的樹木比電線桿瘦又密集
台灣20%森林為人工林,我們一直被教育樹非常重要,所以觀念深烙著 「砍樹」會導致土石流、破壞環境等問題,但我們就真的要讓樹木永無止境的 生長,真的好嗎?
日本從1980年代開始推動人工林疏伐,木材自給率,在2016年木材自給率已升 至34.8%,日本喊出2025年達到木材自給率50%的目標。
樹木是我們的好伙伴,我們的願景目標並非只為了利用木材資源「重點是維持森林健康,以及地球環境永續經營。」森林不管理會老化,森林老化就不能談資源永續利用,沒有林業,山村老化,經濟活絡不起來[引用至農傳媒20181215]。
Intree系統森林管理平台,是由低軌衛星通訊讓森林的訊息傳輸無障礙,並透過 資源衛星、無人機定期調查森林,可獲得林道的安全性、邊坡穩定性、樹木密 度、樹木高度等資訊,並結合雲端的深度學期計算分類各區域的樹種變化,或者不同品種之間的競爭性,提供森林管理上的各種資訊,加速撫育人工林的安 全性、方便性。
我們讓人工林在2030年才可以落實疏伐,使樹木可以逐漸長大,並且監測邊坡 的穩定度之下,2040年開啟輪伐作業,解決台灣國有木材不足,同時新空間能,更能落實2050年森林碳匯功能
【查看完整作品】